首页 >医院服务 > 正文
【医患关系】她威胁我“3分钟不回来,我就投诉!”
来源:郭铭川 智囊团成员    时间:19年10月15日  原创

  话说朝阳群众好举报,深圳人民好投诉,这本来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因为这样的风气,有助于让我们整个社会越来越接近公平正义。中国人凡是都讲求一个中庸之道,把握“度”很重要,一旦过火,可能会导致一方利益被过度放大,而损害到另一部分人的基本利益,最后反而导致公平正义的丧失。


  上篇文章提到了我对于医疗行业服务属性的一些看法。对于服务的评价指标,服务对象的主观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于是很多医院都建立了投诉管理机制,追求“零投诉”的服务。


  我正在写病历,L护士一脸郁闷地走来说:“这个病人好奇怪。我刚给她抽了血,我就说,你自己按3分钟,一会我再过来。然后她说‘那3分钟你不过来我就投诉。’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但是她当时那个语气让我感觉如果我争辩的话,肯定会吵起来。我没办法,只好说‘那好吧,我就在这儿等3分钟’。”


  为了追求“零投诉”的业务指标,让我难以想象,我们的护士在工作中已经隐忍到了这种程度。


  我说“你有没有问一下她背后的原因,一个社会健全的人不会莫名其妙地说这样的话的。”她说“我没问,我只是感觉如果我再说其他的,肯定就会吵起来。”


  很显然,我们的护士是非常缺乏“斗争”经验的。我们的管理者只是强调了“零投诉”,而忽略了提升服务品质本身。“零投诉率”是否等同于“服务品质的提升”?“零投诉率”能否作为服务品质考核的关键指标?


  就刚才这个案例分析,显然我们的服务对象会有如此反常的,不符合社会健全人格的表现的语言,肯定是存在她背后深层次矛盾的。如果管理者只是一味追求“零投诉率”,就不会有人去深挖服务对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不挖出她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就没有人去解决她的深层次矛盾,而只有解决了她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才能真正彻底解决用户的问题,才能实现正真满意的服务质量。


  理解上面这段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下面我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


  有时候病人提出一个问题,例如:“我可不可以不打化疗?”


  表面上,我们只需要回答“不可以,你这个情况是需要打化疗的。”这已经算很正面地回答了她的问题。但这样的回答,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是不解决问题的,除非这个病人真的把医生当神,只要医生说的,医生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但如果是这样的病人,如果让医生知道病人不继续追问,是因为病人把医生当神了,是因为病人认为既然医生说必须化疗,那就等于说化疗这条路是无比正确,不容置疑的,你作为医生会不会有很大压力?


  更多的病人其实还需要更深一层的回答:“虽然你手术范围已经够了,但是术后病理提示你还是有高危因素的,手术切缘距离肿瘤边缘的距离太近,还有脉管瘤栓。好比一个粪坑,我们只是在粪坑边缘一点切,是不是还能闻到臭?更何况这粪坑还有裂缝,搞不好粪臭已经蔓延到一里地外了,只不过我们没看见而已,咱们总不能方圆几公里的地全都挖掉吧。但是化疗药物从血管打进去,流遍全身,不管那里有残留的癌细胞,都有可能被药物伤害到,所以化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这个回答,不仅包含了表面的问题,还包括了答案背后所包含的原理。这样的答案可以为多数人理解,但是能不能被对方接受,那还取决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世界观和认知水平。


  例如,很多人即便听了这样的回答,依然不能接受,她们可能觉得化疗的伤害太大,不如用传统保守的疗法。虽然她们并不知道传统保守的疗法到底是什么,但是她们就是觉得传统的就会保守一些,保守的伤害就会小一些。所以她们会说“传统保守的疗法”。通常来说,这些所谓“传统保守的疗法”最终都顺理成章落实到了中医药或者理疗、或者营养品、保健品上头。面对这样的病人,如何沟通才能解决她们的问题呢?这就比较难了,这些人往往存在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在这个模块上的缺失,你以通常的沟通方式,是无法解决她们的疑惑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她们无法理解和接受现代科学的评价方式,她们宁可相信一些神秘的东西。因为神秘的东西有足够想象的空间,可以无限美好,而科学的价值观让现实赤裸裸的摆在面前,太残酷,太可怕!


  对于知识和技术价值输出类的服务性行业来说,解惑是体现服务品质的核心环节,服务态度位列其次。但医疗这个行业,是一个知识壁垒非常高的行业,服务双方的知识背景严重不对称,作为知识的强势方,你永远无法预知你的服务对象对你所解释的问题能理解到什么程度。


  知识的诅咒告诉我们,对于已经知道的人来说,你是很难理解一个人在不知道的状态下是怎么想的,你甚至都不知道她不知道的东西多到这么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你如果要正面挑战对方因为知识背景缺失而形成的错误价值观,要从根本上去沟通这个问题,难度高不用说,还面临极高的风险。因为当你去威胁到一个人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体系的时候,对方是极有可能被激怒的,你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专业背景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心理学技巧才能避免冲突。这对于一个一味追求“零投诉”服务质量的医疗机构来说,恐怕没有人愿意花费这个精力去挑战这件事。


  但是,如果这件事能挑战成功,所带来的效果会是什么呢?你重塑了对方错误的价值观,使它变得健全而健康,你提升了对方的认知水平,人的认知水平提升过后,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会提升,避免了她在整个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和医护间发生冲突的风险。对方会你这个人,这家医疗机构产生极高的信任感,而且这种信任感很难被打破,以至于从此他会主动包容在就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小错误,你因为你真正让对方认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否则对方可能永远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上跟你纠缠不清。因为在不明白、不懂的情况下,她可能觉得任何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她也完全不懂得如何配合你的工作,更不可能帮助你一起规避风险发现漏洞了。


  关于医德


  莫要跟我谈医德,这个世界上原本没有医德,被绑架的人多了,才有了医德。


  经常会有病人家属跟我说“郭医生,你认为你特别有医德,你不像xxx大夫……”我通常会立马打住:“别提医德,你要跟我唠医德,咱们就没办法友好合作了。我只是本着做人的原则做事,在这个层面,咱们是平等的,不存在医德不医德的问题。”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当中,应当有且仅有一种公平对等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准则对交互双方的约束方式应当是完全相同的。如:对人格的尊重、自由表达观点的权益、表达合理诉求的权益等。没有谁理所应当地应该屈服于任何人,除非双方有达成共识的协议存在。


  翻译成比较容易理解的话就是:


  “我是来上班的,我不是来受气的!”


  “我是来看病的,我不是来受气的!”


  “你是给我治病的,你不是来逞威风的!”


  “你是来看病的,你不是来撒泼的!”


  ……


  当然,如果双方以各种形式达成了某种协议,就另当别论了。例如,你是土豪,你花高价购买了跪舔式的VIP服务,你要求我跪在地上给你看病,而我看在钱的份上愿意出卖我的人格,因为双方达成了书面的或者双方都默认认可的协议。但是如果我哪一天觉得烦了,不愿意忍受这种人格的侮辱了,我会拒绝以这样的方式提供服务,这就会导致协议的撕毁,当然,与此同时我也要放弃高额的服务报酬。


  不过这种以牺牲人格去取悦他人,满足他人奴役变态欲望的服务,代表的是落后文明。作为社会功能健全的现代人,是不应该鼓励和提倡这种变态服务的。


  对于3分钟不来就投诉的现象,我们通常的做法要么忍气吞声,要么愤概不已。如果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执业环境,从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呢?


  我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什么样的境遇让这个人产生了“3分钟不来就投诉”的念头?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用投诉威胁就能得到好的待遇——上层对员工管理方式长期造成的工作方式培养起来的不良用户习惯。可能这个人长久以来,在和医院交互中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或者别人告诉他这样能获得优待,或者自己曾经因此而获得过便利。


  因此这些原因导致用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者有诉求的时候,不是采取积极沟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投诉的方式威胁,不惜破坏双方交互的和谐氛围。我们要知道,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氛围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客服和客户的关系,还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良好的氛围会让各种关系中的人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愉悦的心情,开开心心的就把事情给完成了。但是不良的氛围则会让交互中的任意方都处于压抑和不愉快的状态,冲动可能一触即发。


  逆境、抑郁等各种心灵创伤的行为折射。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冲突,都不要以激怒对方的行为或者语音进行挑衅,因为你不知道她背后可能经历过什么。有时候我们受到别人莫名其妙的不礼貌的对待甚至辱骂,或者对方不合时宜地出现过激表现,可能是她过往的不良经历找不到宣泄口。如果只是萍水相逢的过客,一笑而过也就算了,没必要争个输赢。但如果她是你的服务对象,而服务过程又才刚刚开始,能不能简单的一笑而过呢?也许可以,但最好不要。


  如果你想要对方获得真正优质贴心的服务体验,你要让“服”,那你们需要一次坦诚而深度的沟通,客观地表达你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宣泄你的情绪,同时引导对方客观表达她的感受,引导她说出她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帮助她走出心理困境,修复心理创伤。只有这样,才能修复你们之间的相处氛围。氛围好了,才能愉快的合作,才会有优质的服务体验。


  关于信任


  面对不信任你的病人,如何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沟通是门艺术,坦诚,设身处地,处处为对方着想,任何时候都要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对方的角度给出明确的可执行方案,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给他解决问题,并表达愿意同对方共同承担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这样才能获取对方的信任。


  可能有的人很难接受这一点,因为现行的医疗体制下,现存的医患关系状况给我们展现的多是无良的患者和家属,无良的机构和媒体,医护工作者反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你还要主动替他背锅,不用你主动,是你的不是你的锅,他都会甩给你。”


  其实,是谁的锅,就是谁的锅,不是你想甩就能甩掉的。病人想的是,你应该治好我的病,不要出现任何风险和意外,反正我交给你了,我给钱了,你给我医。医生想的是,我尽力给你医治,不要一有点问题就怨到我头上,所以该怎么治我跟你说清楚了,你自己选,反正你自己选的,有问题别找我麻烦。


  但事实如何呢?


  病永远是病人得的,医生不可能替代病人去得病。风险和并发症,也只会落在病人身上,这锅谁都替不了。


  但是治疗方案始终是医生提出的,该怎么执行不可能让病人去主导。你让病人自己选,如果病人自己真懂,选对了还好,如果选错了,出现更多并发症,这烂摊子病人自己不可能收得了场,麻烦还是医生自己的,就算请会诊,请专家,那病人也还是你的病人。这锅,同样谁都替不了!


  来源:铭医铭言


点赞

收藏文章

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