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 正文
为将“抗疫好习惯”变为“社交新习惯”点赞!
来源:王秀华 智囊团成员  (总编)  时间:20年09月23日  原创

  9月21日,笔者读到一篇发自新华社的文章《中国人正在将“抗疫好习惯”变为社交新习惯》,不禁击节赞叹!


  文章列举了人们通过抗疫形成的良好社会生活方式,如“无预约不旅游”、聚餐时的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等等。


  文章还介绍了在用制度来推广和保持良好习惯的同时,更注意通过立法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倡导科学、规范、卫生的生活方式。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明确提出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山西省出台《山西省禁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规定》,成为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等等。


  应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和全面阐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固然是我们的宝贵的、值得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而在这种精神指导和激励下,国人所形成的“抗疫好习惯”,并进而由此变成的“社交新习惯”,不也是伟大的抗疫精神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吗?不同样也是值得珍视和代代传承的宝贵财富吗?


  事实上,在抗击新冠战“疫”中形成,并应该成为今后“社交新习惯”的,并非仅限于我们目前所关注的上面几点,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小的如社交保持距离,杜绝在排队场所拥挤;大的到在人际关系中强化平等意识,抵制行业和身份歧视等,都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都可以在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且其中的若干内容,完全应该通过制度层面予以固化。在这次抗疫中,不仅国家在许多重大事项中立法先行、依法战“疫”,许多省市也在整个战“疫”工作中立法和执法两手抓,与个别地方出现的违法行为形成鲜明对照,其中的经验也同样有系统进行总结和推广的必要。


  将“抗疫好习惯”变为“社交新习惯”现象的产生和由此产生的新要求,还为基层社区和医疗机构提供了新的工作着力点。特别是医疗机构,由于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人员密集,特别是各种患者和亚健康者聚集,更有能力去倡导和推动“抗击好习惯”变成“社交新习惯”,更应该将有关该内容的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我们的祖先,经历了从树干与树杈上爬下来到告别露毛饮血到此后的社会大分工,他们为争取生存所进行的努力,折射了人类社会艰辛而又辉煌的文明进程。但是,庸长的岁月如波澜不惊的流水,带给人类走向文明的推动力毕竟是有限和渐进的,而瘟疫特别是深刻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的大瘟大疫,由于来得迅猛,来得令人猝不及防和胆战心惊,由此便不能不爆发出使人们形成“好习惯”的强劲甚至是强制性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抗疫好习惯”是我们与瘟疫以死相拼而得来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


  一言以蔽之,尽管所谓“好”与“坏”、“新”与“旧”都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但瘟疫与人类同在,疾病与生命共生。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社交习惯,当是人类战胜瘟疫与疾病的重要防线。


  来源:健康界



点赞

收藏文章

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