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经营 > 正文
中医最好的时代属于谁?
来源:蒋小富 智囊团成员  (医馆/医生自媒体运营)  时间:22年07月04日  原创

  前些日子,一位资深的医疗专家说:“现在谁还眯着眼睛说国家不支持中医发展,我唾他。”确实,中医发展史上再也没有哪个年代像今天这样支持和发展中医了。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产业发展活力、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等。


  2021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和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


  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基层人才。


  从上面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可以看到,国家从宏观政策支持到微观任务指标都非常明确,接下来就看谁能接得住,扛得起。


  这个美好的中医时代肯定不会雨露均沾到每一位中医创业者,想成为行业引领者,从战略层面来看,要在中医技术端、中医产业链端以及跨界整合创新方面具备一个或多个优势。


  一、输出技术赋能B端抢占市场


  平时,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听到无数的人包括中医医生、中医运营人、中医爱好者、纯粹外行等一遍遍地说:“我们太缺好中医了;不是中医不行,是你没遇到好的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不会看病等”,于是大家逐步形成了共识:制约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缺会看病能治病的中医医生。


  假如缺少好的中医医生是制约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解决方式无非就是想办法大力培养更多的中医医生。问题是,过去的师徒传承模式和今天的学院教育,都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的、不稳定、不确切的,想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中医人才及推动中医技术水平的持续升级可能性也很低。而把师徒传承模式和学院教育结合起来,就能确保未来10年到20年可以培养出满足市场要求的中医人才吗?也是有待验证的。


  既然师徒传承模式和当前学院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和供应上都是低效的,都是不确定性的,我们医馆创业者就不能把希望栓在这个上面,必须寻找别的路,重新思考我们缺好中医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缺好的中医医生,本质上是缺好的中医技术,缺好的中医技术,本质上是缺对好技术的挖掘、输出和分享能力,缺对好技术产品化、品牌化的运营能力,缺对好技术的市场价值孵化能力。


  最近半年,笔者跟10多位中医技术大咖和中医世家的传承人交流,他们在某个专科专病领域有很好的技术,临床疗效确切,能做到七八成标准化。像这种能把核心技术掌控在自己手上,又可以进行标准化输出赋能更多缺乏技术的医馆、诊所和医生,市场价值巨大。但他们普遍反映受制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市场运营拓展能力,造成好的技术没法输出、共享。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产业的今天,几十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医务室)开设中医馆、中医科或者往中医方面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场对好中医技术的需求如饥似渴。


  所以,凡是在某个专科专病领域有好技术的中医医生或者中医世家,一定要想办法进行产品化、品牌化,通过“产品、技术培训、合伙制”等方式进行输出,赋能B端,通过快速复制做大做强。


  据了解,有不少技术大咖和医馆创始人,在积极打磨产品和样板,甚至有些具备创新思维的医生,已经在打造创始人IP来布局市场,3-5年内,可能有一批技术赋能者在中医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注明:当前针对中医产品化,存在很大限制,要想办法进行突破,一是需要行业进行呼吁修改相关政策法规,使之符合中医药产品的特点;二是需要大家积极创新,平衡和规避法律风险;三是不能狭义地理解成验方产品化。


  二、发挥产业链优势赋能B端圈市场


  站在未来10年20年来看医馆行业的发展生态,市场领先者一定不属于抢占优质医生资源和通过收购模式来扩张的中医馆,核心原因是:这类医馆既掌控不了核心技术资源,也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更不可能打造出医馆品牌。这类医馆虽得一时先发之利,但整个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是有待验证的,如果转型不及时,极容易在“医生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内卷、内耗而丧失竞争力。


  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如果把这句话理解成“医疗=医生”,或者是社会力量办医不要想着从医疗服务领域盈利,那就意味着我们连锁医馆必须找到除医疗服务外的第二、第三赢利点,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假如不能靠医疗服务来盈利,那靠什么?靠中医健康产品和服务,靠中医药产业链竞争优势?亦或是别的。


  靠中医健康产品和服务,是站在医馆本身的视角来看待医馆行业之间的竞争和找寻出路,当前来看,已经错失打造中医健康产品品牌的最佳时机,且受制医馆本身的认知、市场洞察能力和运营能力,以及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机会不大。


  靠中医药产业链优势赋能,是站在更高的维度来俯视医馆行业竞争生态和发展趋势,通过赋能行业其他参与者实现价值共创、共赢,拓展空间无限,盈利方式多样,既能从产品、技术、运营赚钱,还能从B端、C端赚钱,甚至还能批发流量,还能从行业外赚钱,还可以从一个点切入形成产业链生态体系,整体上放大利润空间,建立强大的竞争护城河。这时,你面对站在医馆本身视角来构建竞争优势的对手,他们连单点都亏不起,而你能做到单点让利甚至亏本,不管竞争对手怎么玩也打不赢你。


  当前,真正具备产业链优势有两种:一种是具备健康养生保健人才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如长沙的颐而康,有自己的技术培训学校做支撑;另一种是具备中医药产品和研发优势的企业,如国药集团、红日药业、香港培力集团、同仁堂等。


  目前来讲,具备产业链优势的企业,主要缺陷表现在:


  1、战略目标不聚焦,产业链各端优势资源分属各个不同的公司或部门,缺乏内部有效整合、协同和管理,致使优势发挥不出来。


  2、在业务模式模式上,局限于医馆、产品业务本身,没有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洞察医馆行业发展趋势和抓住行业需求痛点,自然无法针对性的输出价值赋能B端,从而造成跟靠挖抢优质医生资源和收购来扩张的医馆处在同一竞争维度,把优势变成了劣势。


  3、在运营策略上,没有找到很好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没能把产业链的优势转变成运营投入上的时间复利。


  在此,希望具备中医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早日进入状态,发挥和放大产业链竞争优势,赋能和促进中医行业发展。


  三、跨界整合和模式创新异军突起


  今天,我们中医馆领域处于一个大融合的阶段,如中医馆、养生馆、美容院、西医诊所、滋补品企业、礼品行业等在逐步融合,催生出新的中医健康产品和服务新物种、新品类、新渠道,如中医头疗、中医近视康复、中医食疗、中医健康礼品、中医饮料等。


  一般情况下,具备跨界整合、品类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能力的企业,多来自医馆行业外,他们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往往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市场缝隙切入,通过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可能在3-5年内就成长为庞然大物,大家可能都不知道。


  如礼品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每年增长1000亿以上,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健康产品永远是礼品市场的主角。这对中医企业来讲,是非常好的销售渠道,不仅可以销售中医药健康产品,还可以站在行业的高度,通过医馆、医生资源的整合输出健康礼品卡。面对如此万亿级的市场,直到今年6月份我们才在深圳礼品展第一次看到一家中药膏方企业九楚参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市场,据相关数据统计,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2018-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 53.6%、50.2%、52.7%。近视防控与矫正任务异常艰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落实近视防控相关工作。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工作的通知》。可惜,面对如此庞大、刚需、家长焦虑的市场,我们医馆行业鲜见全力以赴者,虽偶尔听到有个别技术不错,但也是个体行为,形不成势能。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中医业内第二代、三代接班人,他们在大胆革新,积极进取,通过直营和小而美、轻而快的合伙制模式,围绕区域市场或者社区多店布局,打造品牌,发展速度非常快。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行外人士和业内接班人进入到中医领域寻找机会和革新图强,催生“鲢鱼效应”,激发中医行业发展、创新活力。


  不管是通过技术赋能B端抢占市场,还是发挥产业链优势赋能B端圈市场,亦或是通过跨界整合和模式创新异军突起,在实际落地中,一定要回到技术和市场双驱动、双赋能的运营体系上来,找到精准切入点,从点到线再到面来展开,少走弯路,才能在中医最好的时代成就自己。



点赞

收藏文章

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