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 正文
医保“区域总额预算”从名义上率先打破医院铁帽子
来源:码万祺 智囊团成员  (研究员)  时间:23年09月28日  原创

  2017年,厦门市医保局成立后,创新地引入“零基预算”概念,建立起以“区域总额预算”为核心的医保支付体系,全市统筹区内共计6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区域总额预算。换句话说,整个厦门设定为一个医保支付预算总额,不再对单个医院的医保额度设限,年初就根据基金收入情况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确保实现医保基金收支年度平衡、略有结余。


  笔者感触:


  第一,“区域总额预算”从名义上打碎了原来各家医院“抢在手里一块蛋糕”的刚性框架,把谈判桌上下的关系、道理,都摆在地上,能者多劳、愿者上钩。不患寡而患不均,放到这里说,就是极端错误的。为什么不患寡?怎么能够完全平均?平均主义既不合理,技术上也从未实现过。


  第二,这种打碎,第一步只是从名义上,实际运行里还有“软着陆”的过程,比如:DRG/DIP很大程度上都是沿袭历史数据,有医院巧取,但豪夺会出问题,医保看得见,同业也看得清,如果有人不讲武德,特别是不克己奉公的不讲武德,就面临很多被举报、被查处的风险,需加小心。


  第三,医保待遇支付,或者说,医保支付,在形式是“钱货对板”“医保现付、医疗现收”,原来各家医院“抢在手里一块蛋糕”可以快吃慢吃、先吃哪一块再吃哪一块,一年内吃完或者前半年内吃光。现在虽然不能抢在手里了,也是每日开张营业,及时统计运营数据,不断纠偏回归。


  第四,伴随GBI、医保信息平台发挥作用的,围绕“区域总额预算”,医保、医疗各方都会做基于自己利益特点的分析。伴随支付改革、监管做实,也会逐步发生医疗服务供方、医疗服务项目的结构调整、内涵变化。适者生存,强者恒强。对此,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过渡期总是有限的。


  感谢王晓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点赞

收藏文章

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