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 正文
「播客」,互联网医疗的新伙伴?
来源:晨晓 智囊团成员  (文案策划)  时间:24年04月07日  转载

  前段时间,主播玉米邀请我当嘉宾,参与「互联网医疗简史」系列一期节目的录制。


  我既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也对「播客」的新动向很好奇,所以欣然赴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看。


  尽管此前我从未深入了解过「播客」,但我从不怀疑它与互联网医疗之间会擦出火花。原因很简单:


  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电台」一度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休闲放松的重要渠道,而「医疗」则是所有「电台」的必备板块。


  任意时段切换频道,大概率都能听到某位「知名专家」与某位「痛苦患者」的对话,最后通常会在「优惠活动就这几天,立刻拨打电话购买」的呼喊中结束连线。


  其实「播客」和「电台」的关系,正像是「直播电商」和「电视购物」的关系。底层的商业逻辑几乎没发生变化,只是载体随着时代前进不断改头换面。


  而「直播电商」之所以能够取代「电视购物」,核心原因是智能手机取代了电视的生态位,同时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国民级应用,消费者的注意力从大屏转移到了小屏。


  这就意味着,以「抢占消费者耳朵」为目标的「播客」们,如果已经积累了大量忠实的用户,那么曾经「电台」的盛况就有可能复刻。而此前忽视「播客」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该考虑尽快参与其中,寻找和创造新的业务机会。


  那么,「播客」已经颇具规模了吗?


  如果咨询公司和头部「播客」平台公布的数据水分不大,「播客」目前的体量和用户精准度,已经值得所有互联网医疗从业者予以关注:


  2023年听众总人数约为3亿


  25-40岁的听众占比超过60%


  一、二线城市的听众占比超过65%


  超过80%的听众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超过50%的听众曾为「播客」内容付费


  用户平均单日有效使用时间约为57分钟


  也就是说,假设只有5%的用户对于「医疗健康」话题非常感兴趣,那么每天就会有大约1500万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用户,收听1小时与「医疗健康」有关的各种「播客」。


  尽管这样的数据远不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头部平台,分析方法也过于简单粗暴。但不可否认的是,「播客」已经足以被视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平台力量。


  而且在现阶段,相比于其他平台,「播客」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现阶段「播客」的四大优势


  第一,新鲜感。


  如同追逐时尚潮流一样,消费者对于社交媒体平台,同样是喜新厌旧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旦某类平台成为了稳定的「主流」,也就等于贴上了「俗套」、「过时」的标签。


  而目前「播客」正处于一个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阶段,或许某天也会成为「乏味的主流」。但至少在此之前,「播客」对于创作者、听众、广告主们而言,都是具有「新鲜感」的,或者说是处于「红利期」的。


  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平台如果有兴趣自建「播客」,那么成为所谓「大V」的可能性,要远高于传统社交媒体平台。


  第二,弱监管。


  监管是所有平台需要面临的政策压力。越是公众影响力大的平台,受到监管的压力就越大。


  而「医疗健康」本身又是被重点关照的行业,如何大范围、合理合法宣传推广服务和产品,是所有运营团队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但是,监管政策从制定到落地,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播客」这样一种影响力还不够大的新生事物,理论上会存在一段「监管真空期」,直到「播客」也成长为不得不强监管的国民级应用。


  因此,相较于充满各种「禁区」的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播客」的言论自由度更高。而这种自由度,正是「医疗健康」行业所迫切需要的。


  第三,强信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指出,「播客」是一种沉浸式音频叙事,有两方面的核心特征:


  一方面,其强调了以“人声”为核心媒介的音频形式,突出播客用人类语言和声音传达感受,从而凸显亲近感、移动性和空间感。


  另一方面,它强化了“赛车道效应”一般的沉浸性。由于图文影像等各种“干扰元素”的“不在场”,听者更容易进入虚拟环境,通过专注于音频产生好奇、直接和独特的体验。


  在这样一种沉浸式体验下,主播有更大的机会与忠实听众建立「强信任」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众的消费决策。


  而且这种「强信任」关系,并非完全建立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而是会更侧重于「理性分析」,因此非常适合「医疗健康」这种不能简单用价格来衡量的行业。


  第四,慢节奏。


  主流的短视频平台强调「快节奏」,以抢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创作者们也需要考虑完播率等指标,把大量知识和观点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


  这种模式更适合一些娱乐类创作者,但对于输出专业知识的创作者并不够友好。所以有些创作者会选择深耕长视频平台,比如B站等,以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输出完整的内容。


  而常规的「播客」节目短则30分钟,长则60分钟甚至更久,节奏足够舒缓,主播和嘉宾有充分的时间针对特定话题发表观点,表达也更口语化,听众就可以有更长的缓冲时间来吸收和消化这些观点。


  显然,专业性极强、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医疗健康」行业,非常适合这样慢节奏的社交媒体平台,以确保把相关健康问题说全、讲透。


  而且「医疗健康」节目如果不追求「快节奏」,就不太需要「大咖专家」站台来快速建立专业性,整体氛围会更轻松,弱化说教感,不会因为「爹味十足」而惹恼听众。


  给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建议


  上述的四大优势并不会长期存在,而是会在监管加强、竞争加剧、新平台涌现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因此,对于互联网医疗平台们,无论选择自建「播客」或其他的切入方式,都应该尽早、主动参与到这一轮「播客」崛起的进程中去摸索实践,以免错失机会。


  而站在个人角度,如果任职的平台不能做到快速反应,我仍然建议平台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至少要成为「播客」的听众。


  这是因为,「播客」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信息其实是双向流动的。我们不仅可以借助其「输出」,也可以借助其「输入」。


  由于「播客」不需要真人出镜,主播和嘉宾的顾虑较少,往往敢于输出更尖锐、也更真实的观点。


  比如前段时间「规培医生自杀」这个事件,在主流平台上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但在「播客」平台就会有很多医生现身说法,或是回顾自己曾经的规培经历,或是点评现在的规培制度。


  普通听众当然可以把这些言论当作八卦秘辛。但对于从业者,尤其是跨界到医疗的从业者来说,如果能把这些「非官方」观点与「官方」观点结合起来分析,应该可以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建立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精准的预判。


  最后,再来说说创新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一直强调战略创新,但「刻板印象」无疑对创新思考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其实近两年社交圈出现的一些细微变化,本该让我对「播客」更早关注,比如:


  微信群聊里,不时有人讨论和分享某些播客的话题或观点参加播客组织的线下活动,似乎成为某种新潮的社交方式车载音响里除了音乐,播客音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或许就是由于存在「刻板印象」,我几乎从未考虑过,互联网医疗与「播客」之间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仔细想想,之所以形成这种「刻板印象」,除了盲目自信,未尝没有「内心深处对新生事物的某种天然排斥」的原因。


  正如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如果恰好有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那么我们应该都需要自省,然后尽快作出调整和改变。否则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要么创新机会就在眼前,却被我们视而不见;要么我们所提出的创新想法,不过是被新生事物「降维打击」的对象。


  与诸君共勉。


  作者:Jonathan丨Liu


  来源:格路人


本文由(晨晓)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VMcNajy5d89zRX3QH6dRjQ


点赞

收藏文章

关注作者